【中國塑料機械網 科技創新】塑料造福著人類,但塑料垃圾即將或者說已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卻也令人不寒而栗,塑料界或環保人士一直在想方設法解決這些難題,其中有很多研究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從下面幾個例子可以看出,發明家們將塑料的特性發揮到了。
災后重建
塔納島深受太平洋島颶風的摧殘,為抵御太平洋島颶風的威脅,澳大利亞公司Nevhouse Pty. Ltd正使用單板層積材和木塑復合材料建造組裝房屋預制件。該設計團隊的終目標是使用100%的可回收塑料來建造住宅和其他建筑,特別是針對那些容易受到自然災害貧困地區,但是該技術還在探索過程中。該公司已經在塔納島交付了15棟建筑,這些建筑足夠強韌,能夠抵御五級颶風。。
不得不承認,回收塑料真的只是垃圾而已,不管結合或者添加哪種聚合物,它們都沒法達到建造房屋所需要的長期結構剛度,但是為了抵御颶風,Nevhouse團隊決定必須馬上想辦法使用100%的回收塑料。Nevhouse如今使用再生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LVL和木塑復合材料,來制造房屋的組件。公司正在調查研究一種名為PIM的高溫低壓系統,該系統大量使用農業、工業和消費后的塑料垃圾。英國ERT的South Leigh擁有PIM操作的,Hyman表示其正在與ERT合作,使用該技術來建造房屋。
塑料造橋
我們可以來一個大膽的猜想:未來的建筑、橋梁、坦克、運兵車、悍馬和民用車輛會不會都將是塑料的天下?
Rutgers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助理研究教授、先進材料中心的不混溶復合材料部門的研究員Thomas Nosker發明出結構塑料木材,這種材料設計靈巧、無毒無害。數十年來,他和同事開發了幾種結構類型的再生塑料木材,在用機器制造塑料木材時加入阻燃劑,并通過一個標準來測試它們的性能。
據了解,結構塑料木材正在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美國陸軍基地的橋梁建設,以及美國和海外碼頭、野餐桌、公園長椅、停車場和一些其它結構的建設。僅在美國,結構塑料木材就已經制造了約150萬個鐵路枕木。由于每根枕木的重量約為200磅,這意味著大約3億磅的塑料終不會填埋在垃圾場、窒息海洋生物和污染海灘土壤。
18年前,Nosker和材料工程師Richard G. Lampo在位于Champaign Illinois的美國陸軍工程兵部隊的結構工程研究實驗室為車輛在Missouri的Fort Leonard Wood建造了結構再生塑料木材橋。如今,Nosker的發明正廣泛應用于環境復雜的鐵路交叉口,并且鐵路枕木的耐久性也在大大提高。例如,Chicago交通局發現塑料枕木對于高架橋的裂縫修復是一種經濟的選擇。2002年,Nosker幫助New Jersey在環境脆弱的松林地建立了座結構再生塑料橋。這座橋是具有創造性的工字梁設計,雖然經受了元素的風化,但依舊可以順暢通車。
浮動碼頭
藝術家Christo用200000塊吹塑HDPE立方體搭建的公共項目“浮動的碼頭”向公眾開放,成千上萬名游客將在接下來兩周時間里橫跨意大利的伊塞奧湖。這座用HDPE立方體構成的,長2英里寬50英尺的臨時跨湖走道像Christo的其他項目一樣,大受歡迎,很多人連夜成為首批游走在碼頭的人。一些游客在走道上享受日光浴,另外一些跳進湖中享受湖水的清涼。船上和人行走道上都備有救生員和其他員工。
Christo不斷強調,這樣的公共藝術項目除了帶給人們快樂之外,沒有什么其他的意義,完全是非理性的。“浮動的碼頭”這個項目是Christo的妻子,也是其長期的藝術創作伙伴Jeanne-Claude逝世后的個公共藝術項目。他們夫妻倆在1970年產生這個想法,并且有幾次不成功的嘗試。2014年,Christo讓這個想法得到了重生并開始尋找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