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機械網 本站原創】——“58秒95?我有那么快嗎?”
——“有保留嗎?”
——“沒有,我已經用盡洪荒之力啦!”
——“啊哈,哈哈哈哈!”
里約奧運會上,傅園慧以其*的表情包俘虜了全國乃至*觀眾的心。在接受記者采訪,回答比賽中有無保留的時候,她的一句“我已經用盡洪荒之力啦”徹底把我給逗樂了。
是呀,為了這一刻,他們怎能不用盡洪荒之力呢?不管比賽成績如何,我們都為他們感到無比自豪。他們奪金了,我們自豪;他們沒有奪金,我們也為他們自豪。只想告訴他們:我們在祖國等你們回來!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你們都要平安歸來!
筆者實在忍不住內心的激動,在此,小小地感慨了一番,好了,我們得回歸正題了。
為了祖國的榮譽,運動健兒們已經用盡了洪荒之力,不過,在這場盛宴中的另一個角色也用盡了洪荒之力。它就是塑料。
為能與來一次親密接觸,它用上了洪荒之力
能夠與來一次親密接觸的會是誰呢?“截至8月9日上午,中國已經榮獲5金。”聽筆者這么一說,你應該想到了吧,有這特權的當然就是奧運獎牌啦。為了實現這一“小小”的心愿,塑料也是夠拼的了。你可能要問啦,這塑料跟奧運獎牌有什么關系,又怎能接觸到呢?
你還不知道吧?這里約奧運獎牌可有著奧秘吶。且來看看是哪奧秘:
一、里約奧運獎牌制作團隊約有100人,包括雕刻師和機械操作師,他們在巴西造幣廠為本屆奧運會和殘奧會生產了5130枚獎牌,其中2488枚為奧運會獎牌,2642枚為殘奧會獎牌。
二、在工廠中,工人們使用壓床,用550噸的壓力來沖壓金屬模具,反復三次,以制造出的奧運獎牌,它們是勝利的象征。
三、制作這些獎牌的主要材料是銀,每枚獎牌重500克,比如,它由494克銀和4克金制作而成。
四、根據巴西奧委會的說法,制作獎牌的銀有30%是從廢舊鏡子和X光片中提取回收的。制作銅牌的銅料,有40%來自造幣廠本身的廢料。
五、按照現在的價格,里約奧運上的大約價值600美元(約合4000元人民幣)。
六、奧林匹克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自1896年以來,通常是銀鍍金的,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奧運會為奧運健兒提供了由純金制成的。
七、獎牌綬帶的制作材料中,有從舊瓶子中回收的塑料,這些綬帶將掛在世界運動員的脖子上。
八、殘奧會獎牌暗藏玄機,內有小鋼球,視覺障礙的運動員可以搖晃獎牌,聽聲音來辨別獎牌的類別。
九、獎牌的一面依然是象征勝利的月桂樹葉和里約奧運會會徽,另一面則是希臘勝利女神。
十、每枚獎牌都有一個帶本屆奧運會會徽的木盒,木盒的材料可循環使用。
看到了嗎?“”中的第七條,“獎牌綬帶的制作材料中,有從舊瓶子中回收的塑料,這些綬帶將掛在世界運動員的脖子上。”你說,就這么一塊小小的獎牌,塑料竟然成功成了其中的一份子,不用說,它肯定是削尖了腦袋使勁鉆,才得到了這不易的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