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機械網 本站原創】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正如惠農政策一樣,購買農機具國家就有相應的補貼以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塑料機械行業也不例外,自2010年塑機以單列行業納入中國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扶持領域,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為塑機企業爭取到超過1億元的技改技革扶持資金。
近幾年來,國產塑料機械產品產值和出口的快速增長,以及國產設備在國內市場所占份額的迅猛增加,表明我國塑料機械作為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草根行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成長活力,如果能得到國家更多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400億元帶動1.5萬億塑料制品產值的杠桿效應將進一步放大,塑料機械行業也必將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因為這是一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產業。
8個塑料機械項目被列入國家保費補貼目錄
為推進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試點工作,工信部裝備司組織編制《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推廣應用目錄》。2014年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有8個項目進入目錄(符合要求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可申請保費補貼資金),分別是:超大型二板式伺服注射成型機、大型雙壁波紋管生產線、大型實壁管生產線、超大型中空成型機智能化生產線、新型高速PE管材雙層共擠生產線、大型塑料擠出注射成型裝備、連續混煉擠壓造粒機組、高速節能雙壁波紋管生產線。
18個塑料機械項目被列入《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推廣應用目錄》
2015年10月,工信部組織對《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推廣應用目錄》進行補充修訂,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多個項目進入該項目錄(工信部裝〔2015〕360號文件),分別是:大型同向雙螺桿混煉擠壓造粒機組、丁苯樹脂脫揮異向非嚙合雙螺桿擠出機組、雙向拉伸塑料薄膜(PI、PE、TPP)生產線、塑料異型材擠出生產線、大型寬幅膠片擠出壓延生產線、五復合橡膠擠出機組、溴化丁基膠后處理生產線、PVC智能配混系統、超潔凈中溫液態食品包裝設備、橡膠濕法混煉自動化生產線、三層共擠橡膠電纜連續硫化生產線、包裝專用PET瓶坯注塑機、三層共擠糙面土工膜吹塑機組、大噸位多泵組合伺服節能精密高響應注塑成型機、EVA太陽能電池專用薄膜生產線、PE碳酸鈣(石頭紙)生產線、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
塑料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塑料機械尤其是裝備的自主研發及產業化一直是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的發展方向,重點將朝著“組合結構、專用化、系列化、標準化、復合化、精密化、大型化、個性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要滿足節能、節材、的要求。
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并呈現“替代進口”趨勢
我國塑料機械行業起步較晚,發展初期在研發、設計、生產與技術等方面和發達國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近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行業經歷了從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到自主創新的過渡,技術水平大幅提高。以薄膜吹塑機為例,我國部分薄膜吹塑機在薄膜厚薄均勻度、大寬幅、多層共擠層數、單位能耗等技術指標上已達到或接近先進水平。國內薄膜吹塑機技術水平的提升改變了我國薄膜吹塑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具有明顯的“替代進口”趨勢。
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粟東平建議,如果國家財政每年能給予中國塑料機械工業3億~5億元人民幣的專項支持,用于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積極研發節能環保產品。根據國家制定的相應標準,對先進的塑料成型機械產品予以銷售價格10%的補貼;針對塑機行業發展迅速的特點,將企業設備折舊年限從10年改為可以5年、8年或者10年,具體年限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這樣可提高企業加快設備改造的積極性,促進行業產品升級換代;對行業共性的科研加大資金支持;對具有先進水平的首臺首套在向用戶推廣使用時,支持30%的保險金;大力扶持可出口的塑機產品;對于在技術上已處于的產品,如研制完成并已投入工業化生產的電磁動態成型設備,可視其技術水平,給予出口市場拓展基金,使之盡快搶占市場。
國家扶持意義重大 還需注重科研與人才培養
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粟東平認為,國家宏觀調控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對于處在關鍵轉型時期的塑料機械行業顯得十分重要。當然,塑機行業整體水平要想得到進一步提升,增強發展后勁,除了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保駕護航外,自身還要在科研、人才培養方面多下功夫。
要引導企業做好市場定位,深入研究所確定的市場;利用上先進的設計手段,提供適應市場需求的裝備。政府管理機構或全國性行業組織應建立一套相對完整的信息收集、統計、評價和傳播體系,在行業內發布相關數據統計和市場行情,內容可涉及行業發展現狀、行業預警、行業內需要關注的問題、需要開發的設備、待解決的難題等,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根據行業目前狀況,繼續對企業以合資、合作、許可證轉讓等方式獲得高新技術予以鼓勵,但要防止外資借合資鯨吞內資企業的現象發生;制定相應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和產品的開發性投入,重點支持節能塑料注射成型機、塑料制品輕量化技術和裝備,以及低污染塑料循環再利用等技術、裝備的自主研發;鼓勵企業申報各級企業技術中心,與科研單位合作組建塑機研發機構,積極利用政府創新資金,提高國內企業的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
提高塑機行業競爭力,加強人才培養很重要。為此,吸納適合行業發展的管理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培訓在職人員,更新知識結構也是*的。
為此,粟東平建議企業要有組織性地參加一些行業管理部門或全國性行業組織舉辦的有針對性的培訓、研討班,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學習、研究新塑機技術,把握行業發展新動態。通過取長補短,盡快地縮小與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才能使中國的塑料機械行業真正實現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目標。
結語:2008年我國塑料機械市場容量近350億元人民幣,但就是這350億元塑料機械,帶動了航空、航天、國防、石化、汽車、電子、建材、農業、輕紡等工業配套產品高達9600多億元的產值,可見,塑料機械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視。
據統計:2015年新增注塑機市場對伺服系統的需求將超過7萬套,舊機改造市場對伺服系統的需求將超過2萬套,注塑機市場總需求量將超過9萬套。同時,隨著國內塑料機械行業逐步進入高技術、高附加的發展階段,提高產品品質和研發能力成為增加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塑料機械產業的發展與壯大,離不開國家給予的政策與資金扶持,我國塑料機械已成為傳統機械制造業中發展為迅猛的行業之一,年需求額加大。塑機行業要抓住機遇,使中國塑料機械行業以更高的年均增長率再創輝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