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造”跨入“智造” 塑機企業請先熱熱身
近年來,我國塑機行業智能制造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十分迅速,并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正如,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會長單位,首批入選2015全國46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的博創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其在塑機行業中提出“注塑工業4.0”概念,將注塑裝備的智能化升級與物聯網、大數據技術進行深度融合,生產出了新一代智能化的注塑成型裝備;此外,還投資了1.5億元建立大型注塑成型裝備制造智能工廠,*了注塑行業的智能制造發展。
然而,在智能化水平參差不齊的今天,對于中國大多數的塑機企業而言,智能制造其實還比較遙遠,制約塑機行業智能制造快速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也依然存在。
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塑機企業號稱要生產智能機械設備或是要打造智能工廠,但都只是在炒作智能制造:絕大多數企業還只是處在部分使用應用軟件的階段;少數企業也只是實現了信息集成,也就是可以達到數字化工廠的水平;只有極少數的企業,能夠真正實現人機的有效交互,也就是達到智能工廠的水平。
工業4.0距離遙遠
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粟東平曾表示,塑料行業提質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智造”轉型,而塑料機械是關鍵的物質基礎。“雖然中國塑料機械行業緊隨時代潮流,不斷開展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制造的有益探索。但客觀講,塑機行業大多還處于工業2.5的水平,離工業4.0還有很大差距。工業4.0要求生產線從認識、感知、識別、判斷到自身修正實現智能化,目前我們在這方面還存在差距。”
且工業自動化的提升也并非是買幾個智能機器人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塑機企業想要借力智能制造完成企業轉型升級沒有什么不對;然而盲從,則危矣。畢竟,智能制造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建設過程,涉及到的關鍵技術很多,盲目只會造成勞民傷財。因此,塑機企業要先學會走,才能跑向智能制造。
實現路徑各國不同
另一方面,從范圍來看,雖然各國制造業智能制造的發展導向是相似的,但是主要工業化國家發展智能制造的實現路徑卻各有不同。從戰略演進和政策實踐角度看,其基本思路都是立足于本國的產業基礎與傳統優勢。一些國家在發展本國智能制造的同時,還積極將本國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向其他國家輸出,力圖在制造業智能化大潮中謀求一席之地。
因此,面對當前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我國塑機行業想要跟上整個制造業的智能發展步伐,可以參考但絕不能盲目照搬別國的智能制造發展模式。確切的說,我國發展智能制造大的潛能,是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對智能解決方案的本土化需求。
結語:
中國塑機行業要真正實現智能制造,應以“適用的便是好的”為原則,即:一步步完善企業自身的基礎設備后,在技術研發上繼續努力,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進智能制造深入發展,真正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新型制造模式。而究竟中國塑機行業能否完成全面智能升級,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塑料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塑料機械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塑料機械網www.hmfcabc.com"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塑料機械網www.hmfcabc.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下一篇:第十八屆余姚塑博會謝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