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塑料機械網 本站原創】 2017年已經進入尾聲,在這一年里,國內外塑料行業陸續制定出臺了系列政策標準,筆者就塑料行業相關政策盤點出十三項重要標準,以供業內參考。
一、美國塑料袋收費新法
從2月15日起,美國塑料袋收費法上路,所有超市、雜貨店及街頭蔬果攤均不可再免費提供塑料袋,否則將面臨250至500美元的罰款,若顧客確有需要則須以每個袋子五分美元的價格購買。
二、新西蘭塑料微珠個護產品禁令
2月中旬報道稱,新西蘭環境部長尼克·史密斯宣布,新西蘭政府計劃禁止生產和銷售含有塑料微珠的個人護理產品。針對塑料微珠生產銷售的禁令計劃于2018年7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歐盟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組織都已經禁止或在逐步減少塑料微珠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的使用。
三、美國發布注塑機制造與使用新標準要求
2月底,美國塑料工業協會(PLASTICS)宣布,其塑料機械安全標準委員會已經針對注塑機的制造和使用發布了可自愿遵守的新標準要求。塑料機械安全標準委員會和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的成員對“ANSI/PLASTICS B151.1-2017——注塑機安全要求”進行了全面修正,三年后,通過審批。新標準大的兩個變化都與機械安全裝置有關(也稱作安全桿)——2017年生產的臥式注塑機可以選擇是否安裝安全桿,將原先的兩個獨立的標準整合成更簡單易用,且適合兩種注塑機的單一標準。用一項標準來替代兩項,將終簡化美國國內這類機器的制造過程。據悉,新標準將寫入歐洲和ISO標準,使美國制造商更容易與國外制造商相競爭。
四、塑料材料等9種食品接觸用材料及制品實施新國標
4月19日,9類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的新國標正式實施。這9類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包括搪瓷制品、陶瓷制品、玻璃制品、食品接觸用塑料樹脂、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制品等,基本涵蓋了中國目前主要使用的食品接觸材料。新國標較舊國標不僅對產品安全要求的技術指標更加全面、更有針對性;遷移量合規性測試條件更加科學合理、更加嚴苛,同時對添加劑、標簽標識、原材料要求和特定材料的微生物限量等做出了具體規定。為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安全提供更科學、更全面的保障。
五、歐盟發布新修訂與食品接觸的塑料制品法規
2017年4月29日,歐盟公報(OJ)發布與食品接觸的塑料制品法規(EU)10/2011的修訂法規(EU) 2017/752。(EU)2017/752新法規無需轉換為各成員國的法令,并于2017年5月19日正式生效。附錄II部分新增鎳的遷移限量,這部分從2019年5月19日正式生效。該法規有一個執行緩沖期,對于之前申請符合(EU)2011/10的塑料材料和制品可繼續投放市場至2018年5月19日,并且可以到庫存清完。
六、澳大利亞發布減少海洋廢棄物的草案
5月10日報道,澳大利亞政府發布了一項旨在減少海洋廢棄物的草案,該計劃專門針對塑料垃圾。海洋廢棄物(尤其是塑料)通過纏繞、攝入和污染的方式對海洋生物造成威脅。針對海洋廢棄物對海洋脊椎生物的影響,澳大利亞參議院于2016年4月發布了一份有關澳大利亞海洋塑料污染威脅的調查報告,此后草擬了該計劃。該草案包含六大目標:研究了解和減輕塑料微粒和塑料碎片的影響,監控海洋廢棄物中的危險化學污染物,提高公眾對諸如塑料微粒污染物之類問題的意識,并確定受海洋廢棄物影響的關鍵物種和生態系統。
七、《農膜回收行動方案》
2017年5月16日,農業部印發《農膜回收行動方案》,0.01mm加厚地膜東西南北全覆蓋,2020年回收利用率80%以上。方案有四大重點任務:推進地膜覆蓋減量化、推進地膜產品標準化、推進地膜撿拾機械化和推進地膜回收專業化。方案四大重點工作分別是:建設回收利用示范縣、探索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加強科技創新,以及推動政策體系建設。
八、《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裝袋通用技術要求》
由吉林省質檢院起草的《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裝袋通用技術要求》于8月12日起實施。該標準將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裝袋細化分為購物袋、連卷袋、平口袋、提攜袋。制定《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裝袋通用技術要求》吉林省地方標準,有利于規范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裝袋生產、銷售和推廣應用,對于促進我省生物質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九、《雙向拉伸塑料薄膜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限額及計算方法》
據浙江在線7月20日報道,浙江省會同省能源局在杭州組織召開《雙向拉伸塑料薄膜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限額及計算方法》強制性地方標準立項聽證會,對有關單位提出的制定相關強制性地方標準立項建議是否科學、合理進行聽證。本次聽證的《雙向拉伸塑料薄膜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限額及計算方法》強制性地方標準,擬主要規定雙向拉伸塑料薄膜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的要求、統計范圍、計算方法和節能管理與措施,適用于雙向拉伸塑料薄膜生產企業單位產品能耗的計算、考核以及新建項目的能耗控制。
十、《塑料加工業技術進步“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
8月18日,在《塑料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意見》基礎上,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編制了《塑料加工業技術進步“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
其中,五大主要目標為: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增加科技資源總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八大主要任務是:加快整合創新資源和要素,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和技術儲備,努力縮小差距;組織突破共性關鍵技術,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示范;加快重點塑料加工裝備研發,提高裝備自主化水平;加快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加快新型工藝研發,加大力度推行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推動安全工程體系建設,保障食品和環境安全;加快兩化深度融合,提高企業智能制造水平,推進塑料加工業智能轉型。
十一、《光伏組件背板用氟塑料薄膜》標準
8月24日,業內氟膜行業標準——《光伏組件背板用氟塑料薄膜》標準啟動會在無錫順利召開。會上,來自氟膜、背板、組件、電站、測試機構的專家共70人針對此標準進行了審查和討論。此份標準草案在引用IEC 61215-2016《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的基礎上,借鑒了IEC 61730-2016《光伏(PV)組件的安全鑒定第2部分測試要求》、UL746C《塑料制品戶外防紫外老化的測試方法》、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測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試驗條件》、GB/T1408.1-2006《絕緣材料電氣強度試驗方法第1部分:工頻下試驗》等國內外先進的標準。標準從外觀、物理機械性能、環境老化性能、長期使用溫度、電氣絕緣性能等方面規定了氟塑料薄膜的性能,并創新性地引入了氟含量測試和氟膜低厚度為25ìm的指標。
十二、《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
工信部宣布,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規范條件》明確了行業新建、已建的三大重點類型企業在廢塑料處理能力上的門檻。《規范條件》所指的廢塑料綜合利用企業,主要包括PET再生瓶片類企業、廢塑料破碎清洗分選類企業以及塑料再生造粒類企業。根據規范的要求,PET再生瓶片類新建企業,要求年廢塑料處理能力不低于30000噸,已建企業則不低于20000噸;廢塑料破碎、清洗、分選類新建企業,年廢塑料處理能力不低于30000噸,已建企業不低于20000噸;塑料再生造粒類新建企業,年廢塑料處理能力不低于5000噸,已建企業不低于3000噸。作為環保要求門檻高的行業,《規范條件》明確了“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如對回收的廢舊塑料,“不得傾倒、焚燒與填埋”;再生加工相關生產環節,要求每噸廢塑料綜合電耗低于500千瓦時;而pet再生瓶片類企業與廢塑料破碎、清洗、分選類企業,每噸廢塑料綜合新水消耗低于1.5噸。
十三、《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
12月中旬,強制性國家標準《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發布,該項國家標準將于2018年5月1日起實施。和現行的1992年版國家標準相比,新國標對于減少農田“白色污染”,改善土壤和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此次修訂以規范生產、引導使用、提高質量、促進回收為目標,系統考慮地膜厚度與力學性能,適當提高了厚度要求。從兼顧農用地膜的可回收性、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和資源節約的角度出發,參考國外相關標準,將地膜低厚度從0.008mm(極限偏差±0.003mm)提高到了0.010mm(負極限偏差為0.002mm)。同時,按地膜厚度范圍,配套修改了力學性能指標,防止企業為提高厚度而加入過多的再生料,降低產品質量和可回收性。此外,標準還修改了人工氣候老化性能及相應的檢測方法。農業部在標準的批準發布過程中做了大量的推動工作。
注:中國塑料機械網(www.hmfcabc.com)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