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 美國當地時7月23日,據美國綠色和平組織透露,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退出了美國塑料工業協會(Plastics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PIA)。
據悉,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實際上致力于游說美國各州的塑料禁令,美國綠色和平組織海洋運動總監John Hocevar談到這場退出稱:“他們不能公開表示希望結束塑料污染現狀,但又用資金支持著游說他們繼續依賴一次性塑料的協會”。實際上,就退出原因可口可樂公司未透露,但是百事可樂發言人表示,“該組織所采取的立場與我們的承諾和目標不完全一致,因此我們退出了該組織”。這不禁讓人猜想是否二者的出發點皆源于此。
早前,這兩家飲料大亨就被環保組織列為重點對象。PIA臨時負責人Patty Long曾表示,其協會成員受到綠色和平人士的施壓,迫使他們退出協會。據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是世界上產出塑料垃圾的前三企業,可觀的銷售額的是大量的環保問題,這也使他們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
隨著近年來對塑料問題的關注持續升級,一次性塑料從之前的便利生活好幫手變成污染環境拖環保后腿的大殺手,叫苦不迭的不止一時間不適應的群眾,長期依賴一次性塑料包裝的企業也是在禁塑令的重壓下如履薄冰。
從禁塑大風刮起來的時候,無數的應對策略順勢而起。就群體而言,上至國家政府和組織,下至企業和個人,一系列層出不窮的減塑、禁塑舉措的背后讓人看到,就塑料帶來的環境問題總歸是讓人有點警醒,而這其中也不乏激進派和溫和派的對決。
多主張“禁止”型的激進派的戰略重點是拿下較有影響力的政府組織和大企業,比如沖在禁塑先鋒的坦桑尼亞、盧旺達等幾乎“完全禁止”塑料袋的非洲國家,這是環保激進派人士所大為看好的。他們認為,這個社會需要更多嚴厲的禁塑舉措落實下來,直接以國家政策或者企業政策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一刀切”,勢必比倡導更來得有效。
而溫和派雖然出發點也是意在減少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上,但是仍然在對激進派的做法進行抗衡。他們認為,循序漸進才是更有利于減少一次性塑料泛濫的好方法,養成習慣需要一個過程,無預警直接禁止將造成生活的混亂。這一類的呼聲實際上反映了多數人的心理,而這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人多年時間里對塑料帶來的便利形成依賴,雖然在了解到環保問題后希望減少塑料污染,但也并不希望生活添麻煩。在不可逆轉的禁塑形勢之下,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拖延心理”。
也許有人曾看過關于澳洲沃爾沃斯和科爾斯兩大超市對是否提供免費一次性塑料袋反復無常的新聞。在超市聲稱不再提供免費一次性塑料袋的“一刀切”策略之下,“塑料袋之怒”在澳大利亞人中蔓延,超市方面次選擇了推遲免費死線,而當再一次到達約定時間時,超市方面選擇了中止該策略,理由是“消費者未適應沒有免費塑料袋的購物過程”。
急于實現禁塑、減塑往往是欲速則不達,群眾對于日常生活中影響體驗的突然改變也常抱有抵觸心心理。此前麥當勞宣布在英國部分地區試行紙吸管代替一次性塑料吸管就已經引起了大批網友的網絡火拼,試想如果是直接實行,大概相比“塑料袋之怒”有過之無不及。
結語:根據消息,歐盟2021年將禁止使用塑料餐具、薄塑料袋、塑料棉簽、吸管等一次性塑料用品;我國海南省塑料禁令將分為2019、2020、2025三個階段逐步實現全省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產銷使用。
事實上,未來塑料禁令的收緊之勢已成定局,留給我們的適應期是有限的。相對溫和的舉措將為我們敲響警鐘,當真正禁塑的那天到來時,保護地球——人類的家園,每個人都應該義無反顧。
資料參考:中塑在線、財經、廢塑料那些事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