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塑料時訊】
●利用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水來實現人工光合作用
●致力于實現碳循環的閉環
●研究項目得到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約100萬歐元資助
拜爾斯道夫和贏創簽署了一份聯合研究協議,旨在以二氧化碳為起始材料,開發用于個護產品的可持續原材料。拜爾斯道夫正在尋找可減少碳足跡的新原材料來源,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采用人工光合作用。這一方法為:以自然光合作用為模型,借助太陽能和細菌制造的電力,使用水和二氧化碳生產高價值的原材料。贏創和拜爾斯道夫的聯合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資助,金額約為100萬歐元。
拜爾斯道夫研發部集團高級副總裁May Shana’a博士表示:“聯合研究完全符合我們的可持續發展議程。這是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我們正在通過跨部門合作有條不紊地實施。我們的愿景是為氣候帶來積極影響,并在實現碳循環閉環中發揮作用。”如果拜爾斯道夫能夠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其護理用品原材料的來源,這將減少公司的碳足跡以及生產可再生資源所需要的土地。Shana補充道:“我們將與贏創共同確定,哪些原材料可以借助人工光合作用生產,且可能適用于生產我們的個護產品。盡管這一方式在許多其它行業早已得到應用,但在化妝品行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我們對這項聯合研究感到尤其的自豪。”
贏創人工光合作用負責人Thomas Haas表示:“通過將二氧化碳作為起始材料來生產高價值的原材料,我們可以實現碳循環閉環——正如自然界通過光合作用所做的那樣。”在另外一個Rheticus項目中,贏創正與西門子聯合開發人工光合作用所需的技術平臺。該項目同樣由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資助。贏創與護膚專家拜爾斯道夫啟動的聯合研究是獨立于西門子合作項目的全新研究項目,贏創認為,這一合作將助力于特種化學品制造商進一步拓展人造光合作用的產品組合前景。Haas說:“有了拜爾斯道夫這一合作伙伴的參與,我們可以擴大價值鏈,開發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可持續性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大的利益。”
通過這一研究項目,拜爾斯道夫和贏創成為了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2019年9月啟動的P2X II項目的一員,該項目是哥白尼項目的一部分,也是德國在能源轉型領域大型的研究項目之一。僅僅P2X II項目就有42家合作機構,項目旨在開發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工藝。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