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近日,《自然-食物》的封面論文“共享餐具減少了中國外賣包裝垃圾的產生和水資源消耗”,以研究長文形式在線上發表。
該研究構建紙替代情景和共享餐具情景,比較其垃圾減量、環境減排潛力。
研究發現,紙替代情景能夠減少57%塑料垃圾、49%二氧化碳,但額外產生493千噸紙垃圾(相當于基本情景垃圾產量1.5倍)、79%氮氧化物、465%二噁英、89%化學需氧量排放,額外消耗43%水資源。對于承重體積相同的袋子,紙袋比塑料袋重7倍,紙對于尚未建立垃圾分類回收體系的城市,替代不是解決外賣垃圾問題的好對策。
共享餐具具有顯著環境減排效應,能減少92%外賣垃圾、三分之二以上環境影響和水資源消費,可在外賣銷量較大的城市先行試點。
觀察君看“共享餐具”
外賣包裝垃圾對環境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鑒于現今流行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成功案例,就有人提出“共享餐具”概念,但共享餐具真的可行嗎?在消費者使用后,回收、清洗、消毒后,又重新回到消費者的餐桌,成為可循環使用的餐具。
老實說,即使做為一個專業從事塑料循環再生的從業者,小編也介意和人共享餐具?從一個未知的人手里回收餐具,使用過餐具的人是否有會傳染的疾病?這套餐具被循環使用了多少次?回收后外賣商家是否清洗、消毒?光是想想這些,瞬間就感覺手里的外賣不香了。
共享餐具和共享單車、充電寶不同,入口的東西,每個人都有各種忌諱,沒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健康去挑戰人性,一次意外可能就是一生的遺憾。
此外,2009年就已經提出“共享餐具”的概念,但直到現在,也沒大面積使用,商家在實施過程中面臨“難回收”、“沒有洗碗”、“成本高”等難題。目前,“共享餐具”只能成為某些品牌營銷宣傳的手段。
在現今全面禁止一次性制品的國家政策中,相比共享餐具,用可降解塑料做外賣餐具優勢明顯。不管目前可降解塑料是否真的可降解,需要滿足什么可降解條件,也總比一般的塑料值得使用,消費者更容易接受“由可降解塑料制成的餐具”而非“共享餐具”。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