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塑說各地】近日,山西省發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定山西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內容包括: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研發制造基地。要求加快布局新基建、突破新技術、發展新材料、打造新裝備、研發新產品、培育新業態,積極發展藍色經濟,成為信創產業、碳基新材料、特種金屬材料、合成生物產業研發制造基地。
搶占先機發展新材料。圍繞“新特專高精尖”目標,實施產業能力提升、延鏈補鏈招商、產品應用保障三大工程,把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轉型發展支柱產業。以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為主平臺建設研發創新核心策源地,培育一批材料產業發展集聚區。聚焦半導體材料關鍵核心技術,發展砷化鎵、碳化硅等第二/三代半導體材料,前瞻謀劃第四代半導體材料研發布局,積極建設國家半導體材料研發生產基地。聚焦碳材料,加快碳纖維、石墨烯產業化培育和市場化應用,發展碳基合成材料,打造晉東南、晉中、晉北碳基新材料集聚區。開展合成生物學基礎研究和生物基高分子新型材料、仿生材料等應用技術開發,打造國內重要的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基地。加快發展多元化特殊鋼等特種金屬新材料生產及精深加工,為國家重大工程重大裝備提供關鍵基礎材料支撐。到“十四五”末,建成國家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培育壯大新動能專項行動計劃,加快構建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做強做大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半導體、大數據融合創新、碳基新材料等支柱型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光電、特種金屬材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煤機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等支撐型新興產業,全力培育生物基新材料、光伏、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現代*藥和大健康等潛力型新興產業,打造一批全國重要的新興產業制造基地。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工業強基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制造業比重穩步上升。主動參與國家海洋戰略,推進藍色經濟關鍵領域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集群化發展,積極培育海洋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到“十四五”末,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拐點顯現,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支撐山西省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加快煤礦綠色智能開采,推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將碳基新材料作為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大幅提升煤炭作為原料和材料使用的比例。加快增儲上產步伐,推動非常規天然氣高質量發展。鞏固電力外送基地國家定位,加快外送通道建設,提升跨區域配置電力資源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增長、消納和儲能協調有序發展,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加快用能結構和方式變革,建立完善有利于能源節約使用、綠色能源消費的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提升能源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加大能源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全力打造世界專業現代化能源企業。到“十四五”末,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完成,“五大基地”建設初具規模,現代能源體系基本形成。
本文由塑料機械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中共山西省委,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