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編輯視角】目前,范圍內都在積極發展新材料,新材料成為競爭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影響一國制造及國防安全的關鍵因素。從材料結構來看,先進基礎材料產值和關鍵戰略材料產值比重較大,而受到3D打印材料、石墨烯、超導等新興產業技術不斷突破的影響,近年來前沿新材料比重也不斷有所上升。
在我國,新材料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基本形成了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為軸心,東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產業集群分布,各區域材料產業的發展和空間分布都各有優勢、各具特點。北京、深圳、上海、蘇州是國內四大納米材料研發和生產基地;京津地區、內蒙古包頭、江西贛州及浙江寧波等地成為稀土釹鐵硼材料的主要生產基地;武漢、長春、廣州、廈門則是光電新材料的主要產業基地。
2021年,新材料領域將仍是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文章《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明確提及需要重點加快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高性能復合材料。
文章表示《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要“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指明了“十四五”時期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方向和重點領域,既要優化發展已有一定基礎的產業,也要前瞻性謀劃布局一批新產業。如:發展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新型功能稀土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納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實施材料基因工程,加快建設材料強國。
不僅如此,地方也進一步明確了新材料發展方向。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發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定山西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內容包括發展新材料,成為碳基新材料產業研發制造基地。
該《建議》提出要搶占先機發展新材料,把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轉型發展支柱產業。以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為主平臺建設研發創新核心策源地,培育一批材料產業發展集聚區。聚焦半導體材料關鍵核心技術,發展砷化鎵、碳化硅等第二/三代半導體材料,前瞻謀劃第四代半導體材料研發布局,積極建設國家半導體材料研發生產基地。聚焦碳材料,加快碳纖維、石墨烯產業化培育和市場化應用,發展碳基合成材料,打造晉東南、晉中、晉北碳基新材料集聚區。開展合成生物學基礎研究和生物基高分子新型材料、仿生材料等應用技術開發,打造國內重要的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基地。加快發展多元化特殊鋼等特種金屬新材料生產及精深加工,為國家重大工程重大裝備提供關鍵基礎材料支撐。
據了解,當前熱門的新材料包括5G關鍵材料(LCP、MPI、微波介質陶瓷等)、新能源材料、鋰電池材料、半導體材料(氮化鎵、襯底等)、顯示材料等。各相關企業應提前做未來新材料市場研究,把握未來市場動向,著手眼下,布局未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