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明星企業】8月16日,恒力石化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5.74億元,同比增長55.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42億元,同比增長56.65%,超過市場預期水平。對此,近20家券商發布研報,給予正面評級。
2021年上半年,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恒力石化業績再創新高,呈現環比逐級改善和同比大幅提升,眾多券商在研報中表達了“恒力石化盈利能力凸顯,新材料未來可期”的觀點。
那么,券商看好恒力石化的基本邏輯是什么呢?
行業景氣回暖
新建產能持續釋放業績
信達證券分析師指出,受益于國際原油價格中樞不斷上移的成本端推動以及國內外經濟增長趨穩后的終端消費修復,疊加外部需求區域復蘇和海外產能因極端天氣以及疫情影響導致的供給能力脆弱引發的國際訂單回流,恒力石化煉化、乙烯等裝置產出的重要化工品種價格和價差總體上維持和波動在強勢區間,支撐了企業盈利穩定。
中信建投也表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2000萬噸/年煉化裝置、150萬噸/年乙烯裝置均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下游產業鏈化工新材料產品同樣受益于原料成本推動以及終端復蘇拉動,民用滌綸絲、工業滌綸絲等差異化纖維品種的盈利能力加快恢復,截至八月中旬,公司主要產品FDY價格較年初上漲30%。同時,功能性薄膜、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供給趨緊的強勢品種也維持在高價差以及高盈利水平。
國金證券則認為,伴隨全球終端消費持續回暖,原油-PX-PTA-聚酯/化工產業鏈終端需求持續恢復,當前中下游景氣度維持穩定,上游大體量PX-PTA產能上半年仍處于景氣低點,伴隨雙碳對高能耗項目審批的嚴控,從中長期而言,大體量PX-PTA產能有望帶來巨大業績彈性。
中上游產業布局完善
“大化工”平臺優勢顯著
開源證券點評認為,恒力石化已經展現出穩健的盈利能力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公司目前具備2000萬噸煉化生產能力、150萬噸乙烯項目,下游芳烴環節包括年產450萬噸PX、120萬噸純苯和1660萬噸PTA(其中惠州基地500萬噸在建),烯烴環節包括年產180萬噸纖維級乙二醇、85萬噸聚丙烯、72萬噸苯乙烯、40萬噸高密度聚乙烯和14萬噸丁二烯,煤化工環節包括年產75萬噸甲醇、40萬噸醋酸、30萬噸純氫和12.6萬噸液氮等多種化工品產能,向下游各線路的新材料產業鏈輸送和儲備國內緊缺、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品、中上游原材料及附加氣體。
此外,煉化基地的煉化裝置、煤化工裝置、乙烯裝置和PTA裝置都通過管道一體化連接貫通,節省了大量中間費用和運輸成本。公司具備世界級煉廠的業務戰略布局、一體化產能配套與頂配公用配套,也為公司下一步持續開辟下游化工新材料產業鏈打下了堅實的原材料基礎和產業配套條件。
方正證券則分析表示,公司現有1160萬噸/年PTA產能,是全球產能規模最大、技術工藝最先進、成本優勢最明顯的PTA生產供應商,也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千萬噸級以上權益產能公司。同時,公司在惠州的2條合計產能500萬噸/年PTA生產線正在穩步建設中,項目投產后,將在進一步擴大公司PTA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鞏固公司龍頭地位的同時,進一步做大和完善中上游產業布局,為未來下游各類新材料業務的持續拓展預留空間和鋪設路徑。
新材料多點開花
深化加工引領成長
萬聯證券表示,公司以上游“大化工”平臺為支撐,積極向下游高端新材料和精細化工領域進行業務拓展,旨在形成全產業鏈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現已逐步將下游新材料業務由差異化聚酯纖維拓展至功能性薄膜、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等熱點領域。
公司子公司康輝新材目前是國內最大PBT生產商以及中高端MLCC離型基膜生產商、國內唯一能夠在線生產12微米涂硅離型疊片式鋰電池保護膜生產商。同時康輝新材擁有26.6萬噸BOPET功能性薄膜產能、3.3萬噸自主研發PBAT產能等。上半年康輝新材共計貢獻凈利潤7.34億元,預計下半年隨著3條功能性薄膜生產線(12萬噸/年)以及4條工程塑料/PBS類改性生產線(3萬噸/年)投入使用,新材料業務將為公司貢獻更可觀的利潤增長。公司另有45萬噸可降解塑料項目和包含47萬噸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10萬噸特種功能性薄膜、15萬噸改性PBT以及8萬噸改性PBAT的80萬噸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項目正在建設中,總體來看新材料板塊業務近年內維持高增長的趨勢較為明確。
中泰證券則指出,在差異化聚酯纖維領域,公司啟動了江蘇軒達(恒科三期)150萬噸綠色多功能紡織新材料新項目建設,投產后預計年均利潤總額約13億元。同時,德力二期120萬噸民用絲與蘇州本部140萬噸工業絲新產能也正處于項目規劃階段,將隨審批進度或項目實施條件逐步快速啟動建設,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民用滌綸絲業務板塊的技術厚度、研發屬性與產品附加值。
信達證券則分析認為,公司啟動建設的恒力化工新材料配套項目,核心為30萬噸/年己二酸產能,在構建可降解塑料全產業鏈同時,也提供了發展尼龍66的可能性。未來公司除了瞄準高增長、高潛力的新材料市場,還將加速規劃和完善C2-C4烯烴產業鏈的深加工能力,包括規劃苯乙烯下游的聚苯乙烯(PS)產能,規劃丙烯下游的丙烯腈產能并結合苯乙烯和丁二烯進一步規劃ABS產能,規劃丙烯、環氧乙烷、甲醇、純苯下游的電池級碳酸二甲酯(DMC)、苯酚、丙酮、雙酚A產能及其下游的聚碳酸酯(PC)產能,規劃聚醚多元醇(EO/PO)產能。公司將加強從“大化工”平臺向下游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的輻射,不僅限于聚酯新材料領域,也將加深在煉化下游化工新材料領域的產品布局,打造“煉化+化工新材料”一體化的石化龍頭企業。
除新規劃的四個項目以外,恒力石化正快速布局鋰電隔膜等新能源材料業務領域,目前已實質性啟動鋰電隔膜新產品產能建設的各項準備工作。對此,國金證券指出,在雙碳嚴控高能耗低附加值情況下,恒力石化半年報公告持續推進各產業鏈的深加工,并公告在鋰電、工程塑料、聚氨酯等7大產業鏈進行布局,逐步進入新材料以及新能源市場。高研發費用投入有望加快各環節技術及產品研發推進速度,大煉化龍頭的一體化規模化優勢相比單一環節的新能源或半導體材料企業,一旦攻克技術,也將具備明顯的成本優勢及綜合競爭力。
華安證券也表示,在“雙碳”目標下,公司依托現有的原料加工資源、外購資源空間和裝置優化潛力,以“恒力速度”積極布局包括可降解新材料產業鏈、鋰電產業鏈、光伏產業鏈、新型工程塑料產業鏈等高增長、高潛力新材料領域,不斷強化“大化工”平臺的綜合優勢,未來可期。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