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 極目遠眺,伊之密五沙廠房的屋頂就像藍色的湖泊,一塊塊光伏板呈方陣排列,仰面朝向天空,在陽光的照射下如魚鱗般熠熠生輝。
在伊之密五沙廠房7.8萬平方米的屋頂上,鋪設了光伏發電板。它們吸收著太陽的能源,一旁的電表盒上顯示的發電數字正飛速旋轉。
伊之密光伏發電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模式進行10kV高壓并網,所發電量優先供給廠區使用,剩余電量輸送給國家電網。
對此,伊之密董事副總經理余焯焜介紹,“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有效優化區域能源結構,不僅節省用電成本,還助力企業進一步向綠色低碳發展。”
盤活閑置屋頂
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佛山地處珠三角腹地,晴天多,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度高,具有得天獨厚的新能源儲備優勢。早在2017年,伊之密未雨綢繆、順勢而為,開始探索無污染、無輻射、可持續的光伏發電項目,陸續將閑置的廠房屋頂盤活了。
對此,余焯焜介紹:“作為世界上較早啟動新能源轉型的國家,‘屋頂光伏’已在德國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我們的德國合作伙伴的廠房鋪設了光伏板,這無疑為伊之密提供了決策參考。”
經過綜合評估,伊之密啟動了光伏發電一期工程。“試驗田”采用固定收益模式,實際上是將廠房屋頂“租賃”出去,由光伏企業提供設備、日常運維。近些年,隨著國家對光伏等新能源的支持導向更趨明顯,光伏工業體系日益成熟,投資成本有所下降,伊之密完成了光伏二期工程。
如今,在伊之密五沙廠房7.8萬平方米的屋頂上,鋪設了光伏電板。其中,第一工廠3.6萬平方米,安裝了9816塊270Wp多晶硅組件;第二工廠4.2萬平方米,安裝了6726塊320Wp單晶硅組件,建設裝機總容量為4802.64KW的光伏發電系統。一張張光伏板吸收陽光,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匯集到逆變器,再輸送到變壓器。
為了獲取光伏電站的發電信息,該項目還配置了光伏監控系統,將電站運行狀態,如:額定功率、日發電量等信息,傳送到伊之密廠區的監控室。運維人員可以隨時查看每一組光伏板的發電情況,精準定位從而排除故障,極大提高了光伏發電效率。
緩解用電緊張
保障企業生產有序開展
目前,國內的電力供應局勢緊張,特別是經濟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在每年的用電高峰季節,各大電網公司會采取拉閘限電、錯峰用電的措施緩解這一矛盾,但這樣的舉措使得部分制造業的產能受到影響。
伊之密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后,其發電時間是在白天的“黃金電力”區間,而企業白天時段用電較多,從季節用電曲線來看,夏季用電比較大,這個正好和光伏發電量形成對應關系。光伏電力供給廠區后,極大地緩解了高峰期的電力供需矛盾,使拉閘限電對企業生產的影響減小。
此外,在廠區的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后,廠房內的溫度可以降低2-4度,從而提升廠房的舒適度,減少空調的能耗,降低廠區用電量,實現廠房的建筑節能。同時,太陽能發電組件覆蓋屋面也能延緩屋頂老化,降低屋面維修成本。
隨著光伏發電系統的建成,廠區用電優先消耗光伏電力,不足的時候由市電補充。目前,伊之密的光伏發電量約占總用電量的27%,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符合節能、節水、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對此,余焯焜說:“未來,我們所有在建或規劃建設的新廠房,都做了光伏發電系統的適配設計,包括屋頂承重問題,光伏系統布線問題等,此外,我們在為上下游企業進行廠房規劃時,也會積極宣傳綠色工廠、智慧工廠。”
綠色經濟賬單
促進企業踐行社會責任
伊之密光伏發電建站投產后,通過Meteonorm氣象查詢數據庫查詢到的佛山順德地區每月的太陽能輻射量值為1216kWh/m2,結合光伏系統設計的效率系數值80.3%,可預估光伏發電月發電量和年發電量。
然后結合五沙廠區的用電量分析,首年發電量約為466.5萬度,25年年均發電量約為424.3萬度,25年總發電量約為10607.5萬度。光伏發電每年可以為伊之密節約電費約58.45萬元,25年總計節約電費1461.25萬元。
按一度電能平均消耗360克標煤計算,光伏發電系統發電1千瓦時,可省燃油0.26升或省煤0.36千克,這也意味著少排放0.997千克的二氧化碳、0.0118千克的二氧化硫和0.0043千克氮氧化物,同時減少因火力發電產生的0.272千克粉塵,節約4升凈水。
“綠色經濟賬”折射的正是在“雙碳”目標下,伊之密推進新能源開發應用和節能減排的決心,也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行業責任的舉措之一。余焯焜說:“在光伏產業和智能技術的助力下,我們將大自然的饋贈轉變為實實在在的效益。”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減少煤炭等常規能源消耗,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這與伊之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一致。
2060年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以煤、石油、天然氣為主的化石能源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太陽能、風能等為主的綠色清潔能源,伊之密作為創新型企業將大力推廣應用綠色制造技術,開發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