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政策及標準】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提出要推進再生資源高值化循環利用。培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舊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舊動力電池、廢油、廢舊紡織品等主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龍頭骨干企業,推動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依托優勢企業技術裝備,推動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積極推廣再制造產品,大力發展高端智能再制造。
現階段,我國再生資源利用的現狀并不如人意,主要有回收體系不完善、技術含量偏低、缺乏技術標準等問題,在塑料回收再生領域回收比重偏低。以廢塑料和廢舊輪胎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為例,這兩大版塊風口正熱。
廢塑料——石化生產的下一個優勢原料來源
無論是對于塑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還是減輕環境污染壓力,廢塑料的回收利用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做好廢塑料的回收利用工作,就相當于提高了石油資源利用效率,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原油資源短缺,對我國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政策方面,2021年7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旨在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動再生資源規?;?、規范化、清潔化利用,促進再生資源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廢塑料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規范管理,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加快建立再生原材料推廣使用制度,拓展再生原材料市場應用渠道,強化再生資源對戰略性礦產資源供給保障能力。
近年,國內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尤其今年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再生塑料的社會屬性得以充分體現。在商品的雙重屬性引導,以及行業持續轉型升級的助推下,供應體量增速回升。數據顯示,2021年再生塑料主要品目國產量預計在1453.08萬噸,較去年增長9.50%。
業內人士認為,回收的塑料將會成為石化生產的下一個低成本原料優勢,隨著政策支持和技術的突破,塑料循環利用行業空間未來或將得到大幅拓展。
在過去20年里,石化行業盈利能力增長主要來自于技術進步和有優勢的原料。低值塑料垃圾可能會成為聚合物生產的下一個優勢原料來源。預計未來10年,塑料回收作為聚合物原料有可能為石化行業貢獻三分之二利潤增長,化學回收獨占四成。預計到2050年,近60%的塑料使用回收塑料作為原材料,化學回收對石化行業的貢獻可能超過50%,成為下一時代石化行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廢舊輪胎——綜合利用項目被列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庫
據了解,中國每年生產的廢舊輪胎數量已經排在世界前列,中國廢舊輪胎的數量日益增多。相關數據表明,目前全球每年有15億條輪胎報廢,平均每天都有400多萬條輪胎進行報廢處理。
將“黑色污染”變“再生產品”。廢舊輪胎回收主要目的就是三個,一是鋼絲,二是炭黑,三是煉油。從輪胎中抽出來的鋼絲可以送至煉鋼廠進行再生利用,而炭黑在經過造粒設備,做成顆粒狀以后,也能夠用于制作透氣塑膠跑道;煉油則是用橡膠利用高溫溶解后冷卻,再加之蒸餾技術獲得燃料油,在此后還可以加工成汽油,當成燃料使用。
當前,在綠色低碳的產業發展背景之下,輪胎行業如何進行廢舊輪胎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已成為行業探討的熱點話題。同時,“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的推出,加速了落后輪胎企業的淘汰,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發布的輪胎行業“十四五”規劃指導綱要也提出綠色輪胎市場化率要升至70%以上。
注:本文由塑料機械網(www.hmfcabc.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科茂化學回收研究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