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2022年8月5日,工信部召開化工新材料領域重點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座談會。會議指出,要更加深刻認識化工新材料的重要性,要更加聚焦材料工業重大問題,針對新材料、新技術創新重視不夠等短板,促進科技和產業融合。
要說化工新材料,很多人都聽過,但不一定都了解。其主要特征就是質量輕、性能優異、功能性強、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包括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特種纖維、微納米化工材料等十多個大類,也是目前公認的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
像石墨烯,這種有著“新材料king”之稱的前沿科技材料就在環保界耳熟能詳。原因無他,“石墨烯+”的應用場景落地在黑臭水體治理以及海水淡化領域有著獨特的地位,更有固體廢棄物領域的技術研究想利用其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作用,強化垃圾分類的預處理。石墨烯海綿、石墨烯過濾網、石墨烯電催化、石墨烯干燥設備、石墨烯集塵器、石墨烯泵等產品和工藝,雖有“形”卻仍待突破成本桎梏。
還有膜法水處理,其所需要用到的膜材料,也是現下新材料界的“紅人”。膜產業作為我國高科技戰略性產業,同時擁有“節能環保”與“新材料”兩大標簽傍身,其發展只能用“來勢洶洶”來形容,高性能分離膜材料更被列入了關鍵性戰略材料中。想必,膜法水處理在高難度廢水處理,尤其是技術門檻頗高的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展現出來的“天賦”足以服眾,也讓研究者趨之若鶩。
毫無疑問,化工新材料是新能源、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生物技術等戰略新興材料的重要基礎材料,因此環保界非常重視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和發展。不過我國在這方面起步也比較晚,總體來看還是在高端新材料領域缺位明顯,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也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
當然,即便如此,我國化工新材料市場規模在2021年也突破了萬億,足見其繁榮。
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生物基化工新材料等產能已經居世界前列。從下游產業的需求來看,化工新材料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需求相當之強,其中節能環保占據28.9%,除了占據半壁江山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就是需求量最大的了。
在此之中,生物基化工新材料也值得一說。生物基材料本身就是利用可再生生物質或者經由生物制造得到的原料,如今在“塑戰速決”號召下火起來的生物塑料制品就是其中一個分支。生物基材料與傳統材料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減少碳排放、生物可降解,對于化工這種重石化資源的領域來說,發展生物基化工新材料不失為清潔生產轉型的強大助力。
據了解,目前我國很多產業園區都在關注新材料產業,這對于產業結構優化和調整,加速進入“高精尖”賽道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這個萬億新賽道也吸引了一批新能源領域的“大佬”,高端智造領域的“標桿”,信息技術的“巨鱷”,以及環保行業的“尖子生”傾情角逐,超前布局。
政策友好,市場廣闊,效益驚人,前景可期,化工新材料,誰還不想分一杯羹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