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網 政策及標準】 新技術來臨,一批新型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其中新材料作為新產業的代表性產業蓬勃發展。當前,我國新材料產業建成了涵蓋金屬、高分子、陶瓷等結構與功能材料的研發和生產體系;形成了龐大的材料生產規模。
新材料是基礎、戰略性、先導性的產業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關鍵。基于強勢發展前景,一系列政策文件接連下發,如《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關于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這些政策的出臺大大促進了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
同時,各地方對新材料產業關注力度逐漸增大。近日,安徽省發改委發布了《安徽省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涵蓋原始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推廣應用、產業集聚、產業生態等全鏈條全環節。
具體來看,《政策》從支持產業研發創新、支持“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促進推廣應用、強化金融支持和協調服務、推動集聚發展和平臺建設、營造良好產業生態六大方面進行部署。
其中,在支持產業研發創新方面,《政策》明確從產學研三個方面同時入手。高校、科研院方面,建立創新成果跟蹤對接和服務機制引導基金等持續給予支持;技術企業方面,支持符合條件的新材料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并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指出,將按年度制定新材料研發攻關產業化清單,采取“定績效目標”“對號入座”方式實施重大研發攻關產業化項目。根據程度、成果,按照研發費用和設備投入最高2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省級最高補助500萬元。一系列措施為高校、研究院所、技術企業提供創新研究服務和真金白銀資金支持。
在產業培育方面,《政策》提出制定并動態更新新材料產業“雙招雙引”招引目錄清單,即支持重點招引新材料領域國內外500強、專精特新企業及高層次人才團隊;對新材料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貸款,比照省制造業融資財政貼息專項政策支持標準和方式予以貼息,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
隨著數字化走深走實,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趨勢,技術類企業尤為明顯。對此,在產業培育部分,《政策》特提出支持新材料企業實施設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并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10%給予獎勵,最高500萬元。
也要看到,《政策》不僅在創新主體、研發成果、人才培養、產業孵化方面下功夫,更在給與產業實實在在的金融支持,調動金融機構配合、監督。在強化金融支持和協調服務部分,《政策》建立新材料企業“白名單”,依托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向銀行機構推送對接;推動優質新材料企業上市掛牌;支持符合條件的新材料企業發行債券融資,5億元及以下的,按實際利率的10%貼息;5億元至10億元的,按實際利率的5%貼息;10億元以上的,按實際利率的3%貼息;組建運營總規模不低于135億元的省新材料產業主題基金;發揮雛鷹計劃專項、新型研發機構專項、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天使基金投早投小作用。
2021年以來,浙江、山西、湖南、江西、湖北、天津、上海、山東多地發布新材料“十四五”規劃。《政策》這是安徽省首次在省級層面出臺新材料產業專項支持政策。該項政策一方面將激活當地材料產業,帶動一批技術企業開展相關成果攻關,加快新材料工藝、技術、產品成果高效轉化打造新材料業優勢體系。另一方,支持性財政補貼將有利于引進新材料產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建立人才開發路線圖,組建新材料人才團隊。
(資料來源:安徽發改委、中國經濟新聞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