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申長雨院士牽頭,聯合中國工程院崔俊芝院士和楊為民院士,鄭州大學、河南化工集團研究院、河南省化工學會、河南省塑料協會、河南金丹乳酸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駝人集團、平頂山神馬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河南龍都天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擔的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河南研究院戰略咨詢重點項目“河南省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發展戰略研究”中期進展匯報會在鄭州成功召開。匯報會有鄭州大學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院長、李倩教授主持,副教授蔣晶作工作匯報。
本次會議聚焦河南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鏈構建與發展,為進一步推動“四鏈”融合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本次會議聚焦化工新材料領域創新鏈構建進展和面臨的關鍵問題。河南省塑料協會會長、行業管理專家段同生作為行業協會代表參會,與會專家還有河南省塑料協會常務副會長、河南省化工學會副理事長、鄭州輕工業大學方少明教授、河南省化工學會理事長、鄭州大學劉國際教授、鄭州大學化工學院涂維峰教授,河南銀金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監周宏濤,河南源宏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麗麗,河南翊博知識產權服務公司董事長涂連梅,以及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河南研究院韓一帆院長、潘攀主任等。
項目組圍繞“創新人才鏈培優路徑”“關鍵技術突破戰略”和“配套要素協同增效”等三個子課題詳細匯報了研究進展,涵蓋河南省高校人才培養現狀、產業技術攻關瓶頸和概念驗證中心建設初步規劃等方面。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同時圍繞問題與不足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專家指出,河南省化工新材料領域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方面面臨諸多挑戰。一是高校職稱評審與績效考核中“唯論文”“唯帽子”現象尚未根本改變,應用研究人才缺乏支持,難以滿足企業實際需求;企業引才成本高、細則不明確,人才引進積極性不足。二是部分企業技術研發中存在“急”與“慎”的問題——急于求成導致研發周期無法保障,同時在資金投入上過度謹慎,研發項目難以持續。三是技術人才流失和核心技術泄漏風險較大,現行知識產權政策在技術歸屬和專利保護上仍存在漏洞。
針對上述問題,專家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優化人才培養政策軟環境,調整高校職稱評審和考核體系,鼓勵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搭建校企精準對接平臺,并為偏遠地區企業提供專項補貼,降低高端人才引進成本;二是建立研發風險評估機制,推動政府資金作價入股,與企業共擔中試風險,確保技術攻關有序推進;三是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明確技術成果歸屬,加強法律約束和跨區域司法協作,保障企業核心技術不流失。
此次會議凝聚了產學研各方的智慧,為河南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鏈的優化提升提供了重要參考。河南省塑料協會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推動研究成果落地,為河南省化工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會議結束,會長段同生等有關專家在鄭州大學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院長、教授李倩,副教授蔣晶、副教授王小峰的陪同下,參觀了學院和納米成型技術國家級國際研究中心實驗室。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