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轉暖,河面開始解凍。此時,黃河的開河期也將到來,這也就是廣大人民面對的一項巨大挑戰。凌汛,是黃河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其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
每年冬天,黃河尤其是其中上游段受西伯利亞與蒙古一帶的冷空氣影響河面結冰,至來年春天氣溫回升時解封。由于黃河流域長約5464公里,南北跨越10個緯度,東西橫跨20多個經度,其氣溫、流量與河道形態均不同,就容易導致上游已經解封而下游依舊冰封的場景,再加上河道由寬變窄等情況,冰凌堵塞河道、下游水庫沒能及時泄洪等情況都是造成凌汛的原因。
從地理位置來看,黃河上游的蘭州至內蒙古河口鎮段與下游的鄭州花園口至入海口段的流向均為從低緯度到高緯度,這就表明這段流域內冬季下游先結冰春季上游先解凍。上游冰河融解帶來的水與冰凌會壅塞在下游,因此導致洪峰。來水、來冰在下游彎曲、河道變窄等地勢區域易卡冰結壩形式冰塞、冰壩,水位驟漲,導致凌汛危害,淹沒周圍地區農田、村莊,損失慘重。
另外,河流解凍期間還有“文開河”與“武開河”兩種說法,所謂文開河就是此年河流上下游的氣溫差異不大,河道冰封融解較為平穩,不會造成大的凌汛,相對應的武開河就是指上下游溫差較大,上游來水徒增致使下游河段的冰封被上游來水沖裂而迅速解凍的情況。
凌汛期如果不加強防凌措施水位驟漲,堤防潰決,洪水泛濫成災等危害。日前,國家會商部署防凌工作,指出當前平均氣溫趨于轉高,將出現開河趨勢,多個拐點標志著黃河進入凌汛風險暴發期,黃河防凌進入關鍵期。會上提出了針對黃河凌汛期的主要預防措施,加強巡查、積極調動各水庫泄洪迎水措施;保障河道通暢,對河道浮橋、棧橋等阻水構筑物予以拆除等;實時監測流域內河情、水情、冰情,及時解除冰壩、冰塞等。
當前,溫度升高也為防凌工作帶來緊迫感,大家要積極應對,加強防凌防汛,減少危害發生。
德能泵業專注于潛水軸(混)流泵、立式軸流泵、井用潛水泵的設計和研發,在大流量提水排水中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其*的加工工藝、材料選擇等都為潛水軸流泵等設備在排水過程中提供了有力保障,將水泵性能穩定在效率高、耗能低上。大流量潛水軸流泵是專門作用于江河湖泊、水庫排洪設備。這種水泵具有超大的流量,在水位上漲達到峰值時,可以自主的進行排水,力爭在時間將水患災害消除在苗頭中。潛水軸流泵流量可到上萬立方米,為了滿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